前言
曾经与美国并肩作战的盟友们开始反目成仇,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友开始撕破脸皮。如今,美国的国际地位为何滑落至如此困境?曾经的特朗普,只需要一个电话,就能让盟友乖乖听从。如今,29个国家在背后联合发起反击,连日本前首相都站出来呼吁:中日韩合作已经迫在眉睫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让昔日的铁杆盟友们终于忍无可忍?美国,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“大哥”,真的要被全球的“小弟”们集体抛弃吗?
美国霸权神话的破灭
7月9日的期限临近,29个国家集体抵制,这次特朗普真的急了。说实话,特朗普这次是真的焦虑了。曾几何时,他习惯性地拍桌子,指望盟友们听话,结果每次都能让他们乖乖就范。可如今,甚至连那些铁杆盟友们都开始反水。韩国总统李在明直言:现在根本无法确保能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,实际意思就是:和美国谈判已经毫无意义了。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则更加直白,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表示这种无理要求根本改变不了全球的经济现状。即便是欧盟,冯德莱恩也直言不讳地表示,根本不可能在7月9日前达成任何最终协议。
展开剩余82%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据全球76%的份额,贸易额更是超过了15万亿美元。美国如今看似强硬的“极限施压”策略,终于迎来了反噬。特朗普过去常用这一招,屡屡成功,但这一次,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美国的算盘打得很响,却一脚踢到了铁板上。
事实上,压垮盟友们的并不是特朗普的最后一根“稻草”,而是长时间积累的怨气。一直以来,这些国家都在忍耐着美国的压力,而如今终于爆发了。那么,为什么这些盟友们会突然集体“翻脸”呢?我们需要从他们的具体表态中找出原因。
盟友觉醒的多米诺效应
首先看看韩国的态度,李在明公开表态:他无法确定是否能与美国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,这番话听起来很客气,实则是明确表示:美国的要求已经无法谈判达成一致。要知道,韩国过去一直是美国的“忠实盟友”,为了讨好美国,他们几乎答应了所有的要求——无论是萨德反导系统,还是军费分摊,甚至是咬牙答应。如今呢?韩国翻脸的速度之快,令人咋舌,李在明甚至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,这种言论在以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。
而日本的反应更为激烈,石破茂不仅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,还公开嘲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表示这种政策对日本的汽车行业是致命的。美国曾提议将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从2.5%提高至25%,这无疑是对日本汽车产业的一次“生死考验”。
欧盟的态度更为明确,冯德莱恩直言: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反制措施。” 21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早已摆在桌面上。以前,美国的施压还能让这些盟友忍气吞声,而现在,他们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。
掠夺本质的彻底暴露
这一切的背后,有一个字——掠夺。特朗普推出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表面上看似公平,实则是美国的精心设计。在这一“看似公平”的分蛋糕游戏中,美国始终握着刀把子。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,就是你对我征多少关税,我也对你征多少关税,听起来非常合理。但问题在于,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,其他国家和美国比,犹如“小学生和大学生比拼力量”。而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——对内减税,对外加税,更加暴露了美国的掠夺本质。
小弟们最终看清了,美国的目的是将他们的制造业搬到美国,以便他们自己坐享其成,最终其他国家只剩下沉重的债务。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,特朗普的25%关税,再加上汇率操控警告和市场开放要求,等于是给了日本汽车业三重打击。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同样遭遇困境,三星私下已经将部分重要订单转给了中国企业。美国这种村霸式的行为,让原本的“盟友”们终于忍无可忍,彻底看透了美国的本性。
东亚合作的历史性机遇
随着美国日益孤立,东亚地区出现了新的希望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北京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呼吁:“中日韩三国的团结时刻到了。”这番话重磅炸弹般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。鸠山由纪夫作为少数能够正视中日历史问题的日本政治家,他的言论具有极高的分量。更重要的是,中日韩合作早有实质性基础,三国经济体的紧密联系并非空穴来风。
根据数据,中日贸易额在2025年前四个月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,进出口比例接近1:1。而三国加在一起,经济总量占全球23.6%,贸易额占全球18.9%。这一体量,足以震撼世界经济格局。
在技术领域,中日韩的优势互补更为突出。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体系,日本在高端设备领域独占鳌头,韩国则控制着半导体的核心技术。以新能源产业为例,中国主导锂电池产能,日本掌握隔膜技术,韩国控制正负极材料。三国合作,将对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,其威力远超美国的关税政策。
如今,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已经重启,三国自由贸易协议(FTA)的谈判也有望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从美国众叛亲离,到东亚三国的团结合作,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,已显现出一丝曙光。
结语
总而言之,这场由29国联合发起的“背叛”标志着单极霸权时代的终结。特朗普本以为可以依靠武力和威胁征服全球,结果却被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击。从美国的孤立到中日韩的崛起,这场变局的结果已经初见端倪。
对我们普通人而言,这意味着商品选择的多样性将进一步增加,价格可能更具竞争力。全球化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意志而倒退,多极化才是未来的大趋势。
你认为中日韩合作将走多远?这场世纪大变局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?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首选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